望仙門
望仙門。唐代。李愿。 樓影空門里,門開望眾仙。綠鬟云漠漠,翠黛月娟娟。煙駕知何處,星槎記昔年。夕陽孤鳥畔,緲緲海浮天。
[唐代]:李愿
樓影空門里,門開望眾仙。綠鬟云漠漠,翠黛月娟娟。
煙駕知何處,星槎記昔年。夕陽孤鳥畔,緲緲海浮天。
樓影空門裡,門開望衆仙。綠鬟雲漠漠,翠黛月娟娟。
煙駕知何處,星槎記昔年。夕陽孤鳥畔,緲緲海浮天。
唐代·李愿的簡介
隴西人,著名隱士,與韓愈、盧仝為好友,因韓愈一篇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使得此李愿盤谷聲名鵲起。這也使得李愿為千古之謎,至今不知“李愿”何許人也,以及更多的信息?由于時代久遠,史料不詳,至今云山霧罩,撲朔迷離,歷朝歷代都進行考究。但是糾正了“李愿,西平忠武王李晟之子”的說法。清康熙年間,吳楚材、吳調侯編寫的《古文觀止》所選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一文中,“友人李愿居之”句下有小字注曰:“李愿,西平忠武王李晟之子,歸隱盤谷,號‘盤谷子’”。然而“李愿,李晟之子”這個說法并不可信———綜合考察李晟、李愿、韓愈的史傳資料,并無“李晟之子李愿”隱居盤谷的記載。
...〔
? 李愿的詩(4篇) 〕
:
添雪齋
蒼海有窟,投之者死。圣者止,善如矢。此不可居之,嫗且歸。
大道有壑,填之者殤。眾口鑠,誣賢良。此不可鄉之,嫗且往。
蒼海有窟,投之者死。聖者止,善如矢。此不可居之,嫗且歸。
大道有壑,填之者殤。衆口鑠,誣賢良。此不可鄉之,嫗且往。
明代:
董其昌
曾從朝隱識星精,亥字今看樂壽并。絳帳每聽堂后曲,朱顏方釀雉頭羹。
時逢堯舜寧虛貴,歸事羲皇好達生。世出世間多勝業,幔亭何必減蓬瀛。
曾從朝隱識星精,亥字今看樂壽并。絳帳每聽堂後曲,朱顔方釀雉頭羹。
時逢堯舜甯虛貴,歸事羲皇好達生。世出世間多勝業,幔亭何必減蓬瀛。
宋代:
沈遼
鶴馭已歸三十春,至今重閣無纖塵。蟠桃誰知天上事,白骨不駐城中人。
門外江流似平昔,林間鳥雀空悲辛。當時留侯強辟谷,黃石老翁悟終身。
鶴馭已歸三十春,至今重閣無纖塵。蟠桃誰知天上事,白骨不駐城中人。
門外江流似平昔,林間鳥雀空悲辛。當時留侯強辟谷,黃石老翁悟終身。
清代:
李希圣
進士山東李中麓,子規江上陸滄浪。詩名相業供描畫,始信多才本不祥。
進士山東李中麓,子規江上陸滄浪。詩名相業供描畫,始信多才本不祥。
:
王僧孺
楓林曖似畫,沙岸凈如掃。空籠望懸石,回斜見危島。
綠草閑游蜂,青葭集輕鴇。徘徊洞初月,浸淫潰春潦。
楓林曖似畫,沙岸淨如掃。空籠望懸石,回斜見危島。
綠草閑遊蜂,青葭集輕鴇。徘徊洞初月,浸淫潰春潦。
金朝:
邊元鼎
鳳紙銜封玉鏡臺,繡鸞傳記已相猜。傾城笑臉千金樣,莫對閒人一例開。
鳳紙銜封玉鏡臺,繡鸞傳記已相猜。傾城笑臉千金樣,莫對閒人一例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