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(一題聞林夫當徙靈隱寺
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(一題聞林夫當徙靈隱寺。宋代。蘇軾。 靈隱前,天竺后,兩澗春淙一靈鷲。不知水従何處來,跳波赴壑如奔雷。無情有意兩莫測,肯向冷泉亭下相縈回。我在錢塘六百日,山中暫來不暖席。今君欲作靈隱居,葛衣草履隨僧蔬。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,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。
[宋代]:蘇軾
靈隱前,天竺后,兩澗春淙一靈鷲。
不知水従何處來,跳波赴壑如奔雷。
無情有意兩莫測,肯向冷泉亭下相縈回。
我在錢塘六百日,山中暫來不暖席。
今君欲作靈隱居,葛衣草履隨僧蔬。
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,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。
靈隱前,天竺後,兩澗春淙一靈鷲。
不知水従何處來,跳波赴壑如奔雷。
無情有意兩莫測,肯向冷泉亭下相縈回。
我在錢塘六百日,山中暫來不暖席。
今君欲作靈隱居,葛衣草履隨僧蔬。
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,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。
唐代·蘇軾的簡介
蘇軾(1037-1101),北宋文學家、書畫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漢族,四川人,葬于潁昌(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學識淵博,天資極高,詩文書畫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暢達,與歐陽修并稱歐蘇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詩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、比喻,藝術表現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蘇黃;詞開豪放一派,對后世有巨大影響,與辛棄疾并稱蘇辛;書法擅長行書、楷書,能自創新意,用筆豐腴跌宕,有天真爛漫之趣,與黃庭堅、米芾、蔡襄并稱宋四家;畫學文同,論畫主張神似,提倡“士人畫”。著有《蘇東坡全集》和《東坡樂府》等。
...〔
? 蘇軾的詩(2851篇) 〕
:
何絳
坡山渡口春草齊,番山謝豹山中啼。可憐一夜瀟瀟雨,猶向東風憶蜀西。
坡山渡口春草齊,番山謝豹山中啼。可憐一夜瀟瀟雨,猶向東風憶蜀西。
宋代:
陸游
扁舟夜載石帆月,雙屨曉穿天柱云。
八十老翁能辦此,不須身將渡遼軍。
扁舟夜載石帆月,雙屨曉穿天柱雲。
八十老翁能辦此,不須身將渡遼軍。
:
梁朝鐘
虎帳銅壺夜氣清,羽林十萬靜無聲。單于冬入殘三輔,漢上秋成縶九營。
勿慮衛青終失寵,無勞賈詡更談兵。吳山楚水年馀別,殘角空階盡月明。
虎帳銅壺夜氣清,羽林十萬靜無聲。單于冬入殘三輔,漢上秋成縶九營。
勿慮衛青終失寵,無勞賈詡更談兵。吳山楚水年馀別,殘角空階盡月明。